賺錢,本身就是一種修行瀏覽數(shù):3次
稻盛和夫在著作《活法》中提出這樣一種觀點: “人不需要遠離凡塵,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,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”。 在工作中混日子,是對人生最大的消磨。 把賺錢的事當(dāng)成個人的修行,是我們活在俗世最好的姿態(tài)。 越是卓越的人,越能以理性來駕馭自己的情緒。 董宇輝在22歲的時候,參加了新東方的一場招聘。 整個流程分為多輪試講,每次試講,都慘烈到“試講10分鐘,挨罵一小時”。 而一旦試講效果不好,或者扛不住面試官劈頭蓋臉的批評,就會被無情淘汰。 雖然整個過程都很痛苦,但董宇輝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堅持了下來。 直到最后一次試講,他自我感覺特別好,結(jié)果依然被罵了一小時。 累積了許久的委屈終于一下子爆發(fā)了,董宇輝想馬上沖出教室。 可當(dāng)他抬頭看到墻上俞敏洪的話“從絕望中尋找希望,人生終將輝煌”,頓時覺得自己應(yīng)該再堅持一下。 瞬間忍住了眼淚,調(diào)整了一下呼吸,把這場面試完成了。 最終,在1400人中只有2個人得到了offer,其中一個便是董宇輝。 董宇輝曾經(jīng)質(zhì)疑過:為什么找個工作還要扛這么大的壓力? 上班之后他才發(fā)現(xiàn),工作本身就有數(shù)不盡的誤會,遇到很多的不如意。 比如在直播中,有知名大V攻擊他推薦的書單淺薄,有網(wǎng)友無底線地開涮他的長相…… 但對這些糟心事,如今的董宇輝都能淡然以對,甚至開玩笑說,人家罵一次你覺得難受,被人連罵100次,你就皮實了。 莫言在《檀香刑》中寫道: “一個人越是成功,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。 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,就不能太在乎委屈,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,擾亂你的生活?!?/span> 做生意時,你可能會遇到蠻不講理的客戶,千方百計地刁難你。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,我們賺的每一分錢,不僅要付出汗水,還包括要接納一切委屈,忍受一切不公平待遇。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,修一個好心態(tài),是一個人成長成熟至關(guān)重要的事情。 歌德說過,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,而是靠他從學(xué)習(xí)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。 一味羨慕別人升職加薪,不如潛心修煉自己的專業(yè)本事。 社會的本質(zhì)就是利益互換:你想要賺錢,就要讓自己先值錢。 有這樣一句老話,富人思來年,窮人想眼前。 目光所及之處,往往就是一個人的人生高度。 有定力、有遠見的人,不會被一時之利蒙蔽了心智。 視野所及,成就所止。 如果一味的只在乎眼前的蠅頭小利,只會讓自己錯過遠處的金山銀山。 你的收入只能增長到你能增長的程度。 換而言之,我們的認知,決定了我們能獲得多少財富。 生活處處是修行,但最佳的修煉是在工作之中。 當(dāng)我們闖過事業(yè)的難關(guān),人生也便更上一層境界。
|